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十四五”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三大维度提升农民幸福感"

来源:乡村振兴网
发布时期:2025-9-16 13:57
阅读:170 回复:0
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在会上强调,乡村建设水平直接关乎亿万农民的生活质量。“十四五”以来,我国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始终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核心原则,健全自下而上、广泛吸纳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同步建立乡村建设任务清单制度与项目库管理制度,统筹各类资源要素,结合各地实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各项工作,让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具体成效集中体现在“三个提高”上。

一、人居环境舒适度持续攀升,实现“村美”与“村富”双赢

随着乡村环境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农村地区已基本实现“干净整洁”的目标。正如会上韩部长所介绍,当前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76%左右,越来越多农民告别了传统旱厕,用上了干净卫生的现代化厕所;生活垃圾得到规范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突破45%,农村“脏乱差”的旧貌得到根本性改变。环境颜值的提升还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各地村庄依托优美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发展,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真正实现了“村美”与“村富”的共赢发展。

二、基础设施完备度稳步提升,织密乡村“幸福网”

“十四五”期间,农村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向村级覆盖、向农户延伸,民生保障网络不断织密。在交通领域,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突破464万公里,一大批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相继建成,不仅串联起乡村的田园风光,更打通了农产品外销、游客进村的“通道”,为老百姓搭建起致富的“新桥梁”;在水利保障方面,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彻底解决了部分农村地区“饮水难、饮水不安全”的问题,让农民用水更方便、更有保障;在数字基建领域,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超过90%,寄递物流网络加速向乡村下沉,越来越多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寄取快递,享受与城市同等便捷的数字服务。

三、公共服务便利度逐步提高,缩小城乡民生差距

为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四五”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的民生政策,让农村群众共享发展红利。在教育领域,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在农村全面落地,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农村倾斜,农村学龄儿童得以在家门口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在医疗领域,全国已有2199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95%以上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农民在家门口看病不仅更方便,还能直接享受医保报销,有效减轻了就医负担;在养老领域,全国累计建设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14万个、农村敬老院超1.6万家,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生活更有保障。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