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绵竹市积极开展乡村治理助力农村开出幸福之花

发布时期:2020-9-21 15:06
阅读:1111 回复:0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根基。绵竹市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委、德阳市委关于乡村治理相关文件精神,扎实开展乡村治理相关工作,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提升群众幸福感。

  一是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确保权力阳光运行。开展试点示范,启动在广济镇云盖村、孝德镇金土村、天池乡楠木沟村开展“明白一张纸,打通一百米”“三资”公开试点工作,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关心的集体财务问题,实现村级事务公开透明。做好账务分离,明确村(社区、居委会)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资源和债权债务,推动村民委员会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实现账务分离、独立核算,全市账务分离工作已完成70%,“透明账”让村民放心。规范管理平台,实行账务每月结算,每月公示,并公示到组。严格按照资金使用审批制度,500元以上报镇“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和镇分管领导终审、四审,做到先批后支。各项收入一律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四川省村集体经济组织专用票据”。

  二是加强农村“三务”公开,实施村级阳光工程。做好公开公示,将《绵竹市清廉村居“四小清单”50条》内容在村委会、集中点进行上墙公示,制作宣传折页向群众发放。九龙镇棚花村梳理了四议两公开一监督、集体资源资产管理、惠农惠民政策等16项小微权力事项,制定了相应的权力运行流程图,强化群众监督功能,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确保公示效果,把村组财务运行、村级决策事项、工程项目建设等通过宣传折页的方式向农户发放,支持建立“群民微信群”、“乡村公众号”等线上交流途径丰富公示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加强公示效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集体“三资”管理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实施阳光工程,推广村级事务“阳光公开”、及时公开,加强群众对村级权力有效监督,成立村监委会,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每季度审议一次村组财务、每周开一次意见箱。全市各行政村监委会覆盖率100%。

  三是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搭建村级协商平台。建立协商队伍,整合多方力量参与,围绕“品德素质好、群众认可高、议事能力强、自愿有激情”4个方面,将党员、群众、乡贤、致富带头人等非村“两委”成员的人员吸收到协商队伍中来。目前,广泛推荐行业专家人才36名,组建了协商民主专家人才库。制定协商标准,明确议事协商“三步法”,确保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对涉及群众反应强烈的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村务,做到应商尽商、随商随决。目前,正在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特色小微协商形式——绵竹市“院坝协商”。提升协商成效,按照“协商不干预、决策先协商”的原则,推动议事协商结果按程序转化为决策执行,确保协商结果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目前绵竹市探索协商民主向企业、社会组织延伸,成立了尚庆荣委员工作室和李国平委员工作室,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搭建了政协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群众的桥梁。

  四是培育乡风文明氛围,弘扬崇德向善美德。传播优良家训,将家风家训与绵竹年画相融合,以彩绘年画上墙、陶版年画作景等多种方式,大力抓好公益年画推广工作,提升家风家规家训文化。推进乡风文明之星、敬老爱亲之星、诚信敬业之星、尽责奉献之星等评选活动。全面移风易俗,深入开展组织开展“道德讲堂”、“道德评议”、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网络文明传播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市民遵德守礼、崇德向善,全市共建有各类道德讲堂120个,累计开展讲堂活动400余场,受益人数2万余人。剑南街道五星村推行“殡葬改革”试点,建设公益性公墓,推行花葬、树葬和卧墓相结合的节地生态殡葬。注重农耕文化,深入挖掘一批具有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农村生产生活遗产项目,建立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目前已选送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九顶山山歌、绵竹陶版年画作为绵竹市农村生产生活遗产项目进行申报。对列入名录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