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绘就现代化大农业新图景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石瑛
发布时期:2025-8-14 16:32
阅读:382 回复:0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绘就农业农村现代化宏伟蓝图,应以现代化大农业为明确主攻方向,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协同发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特色道路。

  科技农业激活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引擎”。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驱动力在于科技。加强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方能为农业转型注入磅礴动能。“科技赋能”催生新产品、新技术,实现增产增效。应推动农业“黑科技”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让先进农机成为生产“标配”,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跃升。“科技赋能”孕育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活力、构建新生态。应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深度应用,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与产业转型升级,打破传统农业边界。“科技赋能”需要夯实人才支撑。应以高校、农科院所为核心,建立人才培育与产业实践衔接机制。同时,依托农业科技小院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业,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为创新提供不竭智力支持。

  绿色农业描绘农业现代化发展“美画卷”。农业现代化必然是生态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态,需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转型。一要坚守生态红线,保障可持续发展。二要推广绿色技术,推动“粮仓”升级。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农药、智能节水灌溉等技术,扩大有机种植面积,从源头减少面源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三要提高资源效率,构建循环体系。提升农田综合生产力与资源利用率,处理农业废气、污水等问题;加大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力度,力争污染“零排放”、资源“全利用”。2022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中国共有32个乡村入选,入选数量为亚太地区第一,这就是践行绿色发展的生动注脚。

  质量农业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强矩阵”。打造质量农业,核心在于良种、良壤、良品、良治协同。一是以良种为基,保障高质供给。种业是农业现代化基础工程,需建立现代种业体系,牢牢掌握种业安全主动权。二是以良壤为支撑,提升耕地质量。土地是大农业发展的核心载体。要将农田改造为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良田,扩大建设面积,健全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土地生产力提升。三是以良品为生命线,对接消费升级。建立全链条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广国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强化“红名单”示范与“黑名单”惩戒。四是以良治为保障,优化治理服务。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于2019年6月启动,试点内容涉及治理体制、组织形式、协商形式等方面。通过试点示范,目前已形成江苏省的“1+4+1”乡村治理模式、浙江省的“四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上海宝山的“四治三融两平台”乡村治理模式等多种模式。

  品牌农业擦亮农业现代化发展“金名片”。品牌是农产品的“身份证”与价值“放大器”。打造品牌农业,需在形象塑造、文化挖掘、影响力提升上协同发力。一是梳理资源,培育知名品牌。挖掘区域特色农产品,培育品质优、辨识度高、社会美誉度好的品牌,加强绿色食品、地理标志等认证管理,树立优质安全形象。二是文化赋能,讲好品牌故事。挖掘品牌文化元素,融合地方历史、民俗风情,借助农博会等平台,讲述地域文化与农耕智慧,推动农业从“卖产品”向“卖文化”转型,提升品牌价值。三是拓展渠道,提升对外影响。拥抱数字经济,通过电商、直播、农文旅融合等突破传统渠道,精准宣传推广,破解“丰产不增收”困境,让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让农民共享增值红利。

  作者:石瑛,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