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稳住农业基本盘: 金融服务如何从短板破题

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时期:2022-3-18 12:24
阅读:501 回复:0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粮食安全”再次成为热点关键词。为确保实现“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为2022年“三农”工作划出了重点和路径。

尽管农业历来都是国之大事,但今年重视程度之高却是空前的。事实上,虎年春节刚过,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就接连迎来重磅政策安排——

2月1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由此按下“快进键”;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作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目标直指牢牢守住两条底线,做好三方面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令人关注的还有,截至2月17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农业农村部连续密集发布了7项行业“十四五”规划,聚焦种植业、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农药产业、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这意味着,补短板、强弱项成为今年“三农”工作的一个重点。

可以预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正在广大的农业农村领域加速上演;而在复杂形势下,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全力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2022年恰好站在了关键的时点上。

经济领域任何一次变革,都离不开金融的推动。而这一次,不仅需要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更需要在支持领域、支持方式和改革创新上适应更高要求。怎样破旧立新,去解决一道道难题,对金融机构将是不小的考验。

农业农村现代化,路有多远

乡村携带着中华文明的基因,隐藏着中国文明演化的原动力,乡村兴则中国兴;而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首次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提出通过5年的努力,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力争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那么,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距离上述目标还有多远?最紧迫的问题在哪里?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日益牢固,粮食总产量跃上了新台阶,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1.36万亿斤,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1公斤,远超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规定的400公斤,粮食供给能力稳步增强。

然而,业内专家给《金融时报》记者算了一笔账:2021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007平方公里,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若用粮食产量/(粮食产量+粮食进口量-粮食出口量)来衡量粮食自给率,则近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总体趋于下降,2020年中国粮食自给率为82.8%。而随着粮食消费需求大幅增长,2020—2021年度产消缺口达到2550亿斤,年度产消缺口呈逐步扩大态势,保供稳市压力加大。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中国种子贸易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进口农作物种子近7万吨,种子贸易逆差达2.24亿美元,突显了由此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而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粮食单产之所以有较大幅度提升,50%以上归功于品种改良。显然,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势在必行。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安康。在业内专家看来,“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正是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强调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首要任务的根本所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战略规划部总经理杜彦坤认为,“作为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的重大举措,《规划》对‘三农’工作进行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将加快补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为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筑牢根基。”

需求潜藏机遇,如何解码

“三农”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恰恰潜藏着巨大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要求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撑;而全面对接《规划》要求,将为金融机构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村金融供给和服务不断强化,金融机构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大有可为。”中国农业银行乡村振兴金融部总经理王兆阳认为,随着农业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金融需求将持续放大。

一方面,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十四五”期间,仅在高标准农田改造方面,国家将新建高标准农田2.75亿亩,预计需额外筹集资金2750亿元,另一方面,《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把就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留给农民——乡村产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将迎来更多新主体新业态。

“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中长期建设融资需求也将更加旺盛。”王兆阳分析,《规划》提出,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前提下,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重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随着国家全面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在农村路、水、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将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

与此同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2022年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任务,大中型银行将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优化县域网点设置;在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优先支持县域发展,可以肯定,未来农村普惠金融广度和深度都将进一步拓展。

尤其是随着数字乡村战略的加快实施,受访专家预计,下一步,国家将深入实施数字乡村领域的一大批重点工程、重要平台、重大行动,数字乡村普及渗透更加全面,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前景将十分广阔。

“可以肯定,随着《规划》的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数字乡村建设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纵深推进和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农民持续增收等都将为金融机构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副总监黄小东说。

金融支撑作用,成效几何

金融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深化农村融资改革创新,积极回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求,全力做好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生产金融服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最直观的莫过于数据。银保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43.21万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8.8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48%,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6.18个百分点,其中,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6.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47%。

《金融时报》记者在对农发行、农行和邮储银行的采访调研中了解到,作为金融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三家银行立足各自定位,发挥特色优势,围绕粮食全产业链,制定并采取差异化措施,有效地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迈向现代化。

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立足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三农”发展,充分发挥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2021年累计投放贷款2.34万亿元,其中,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贷款7500亿元,粮食、棉花市场份额达50%以上;累计发放种业贷款142亿元,为种业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性资金保障。积极破解土地资源约束,大力支持耕地建设,去年累计发放农地贷款1448亿元,贷款增速78%,投放力度再创历史新高。

为确保“三农”金融服务落实落细,农行去年制定出台了有关粮食安全、种业振兴、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农业绿色发展等专项支持方案共236项具体措施。截至2021年末,农行粮食安全贷款余额达1926亿元,增速17%;种业领域贷款余额155亿元,增速21%。

邮储银行把种子、谷物种植等行业列为鼓励进入类行业,指导分行制定春耕备耕金融服务方案,下发粮食行业营销指引,围绕粮食种植、加工和贸易等重点环节,积极对接重点客群和重点项目,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注重农村数字金融和抵质押物创新,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探索活体抵押、订单质押等抵质押模式,加大与全国农担体系的合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为提升农村地区贷款的可获得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补短板强弱项,从何破题

不过,衡量金融服务水平如何,往往是由它的短板决定的。应当看到,“三农”领域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弱项,迄今也依然是金融供给的薄弱环节,无论在金融供给总量,还是农村金融创新方面仍存在堵点、难点和痛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尚能不完全适应广大农民的需要。

一方面,“农村地区人口分布相对分散,信用体系不够完善,风险缓释机制相对不健全,业务管理难度和成本相对较高,当前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整体上有所不足。”王兆阳分析,特别是在支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等方面,迫切需要金融机构持续加大资金供给力度,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助力。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日新月异,但目前金融创新步伐还跟不上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例,近年来,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村产业集群化融合化趋势明显,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全国家庭农场超过380万个,农民合作社223万家,全国县级以上龙头企业9万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000多个,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已超过95万个。然而,《金融时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相比,目前金融供给尚难以匹配。

而作为粮食生产的源头,种业也普遍面临融资两难的局面。调研发现,种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难以满足发行上市标准。在农业大省河南,698家种业企业中,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仅11家、占比1.58%,均不具备上市融资的条件。种业企业不仅股权融资难,信贷融资也难。由于缺乏有效抵质押物,加之一些银行的贷款期限与种业需求不符,种业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

对金融服务而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必须聚焦补短板、强弱项。业内专家呼吁,加大金融产品模式创新力度,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农村消费升级等重点领域金融需求,强化针对性创新,加快推出更多好用适用的产品服务,亟待破题。

这其中,如何围绕农村改革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持续扩大“两权”(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贷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覆盖面,既是当前“三农”金融服务存在的短板,也是适应农业发展新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应对的挑战。

金融需求生变,怎样发力

当前,随着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和现代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农村体制机制、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都发生了深刻变革,金融需求出现重大变化——这是采访中各家银行对记者表达的最突出的感受。未来,如何更好地为农业发展匹配适应的金融资源;如何拓宽融资来源,满足“三农”多样化融资需求,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索。

对此,杜彦坤认为,金融支持应着眼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支持领域更加广泛,由产业发展拓展到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和公共服务;二是支持渠道更加多元,不仅需要信贷支持,还要发挥股市、债券、期货、保险等各类资金的作用;三是要深化改革创新,结合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拓展抵质押物范围;同时积极推动数字化等新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广,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信用贷款,从根本上缓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农业政策性银行要发挥好主体和骨干作用,这也是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

据了解,目前各家银行已经行动起来,对标对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对做好“三农”金融服务进行了缜密的安排部署,制定了详细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

“我们将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抓手,聚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脱贫地区,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打造粮食银行、农地银行、水利银行和绿色银行品牌。”杜彦坤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打好基础,2022年,预计农发行农地贷款投放将不低于1000亿元,投贷联动支持种业振兴200亿元,全力服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做种业振兴的主力银行。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保护项目投资回报低、期限长、担保资源不足等特点,农发行还将最大限度给予利率定价优惠,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扩大业务授权,保障项目用款需求和建设任务落地,以推动土地资源要素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特别是积极推动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农发行将结合各地区资源禀赋特点,运用“产业+”“供应链+”等模式,通过政策性信贷资金杠杆,把上下游产业和企业串联起来,实现对产业链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2022年,我们将13个粮食主产区和800个产粮大县作为重点区域,力争今年春季发放春耕备耕贷款1500亿元,确保全年粮食产业和粮食主产区信贷投放明显增长。”王兆阳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说,除大力支持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外,农行还将着力支持包括种粮农户在内的广大农户,力争农户线上融资专属产品“惠农e贷”全年累计投放7000亿元以上。

此外,农行将积极探索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融资路径,推动种业领域贷款投放,力争种业领域贷款投放100亿元以上;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全年乡村产业贷款累计投放6000亿元以上,余额增长1300亿元以上。

去年农行与国家乡村振兴局合作,创新推出了针对一般农户的纯信用、额度高(最高20万元)、期限长(最长5年)、利率优惠的“富民贷”产品,在160个国家重点帮扶县进行试点推广。“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力争年底贷款余额达到10亿元,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王兆阳说。

“邮储银行力争‘十四五’时期每年涉农贷款投放不低于5000亿元,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在黄小东看来,“当前,首先应从顶层设计上,健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体系,积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赋能,以数字化方式建立适应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的更加高效的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进一步激活服务乡村振兴潜力,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更好地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高、管理难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邮储银行已经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提出“12345”的工作框架和“十个核心”落地项目,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生态银行。

据悉,“12345”即坚持“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一条主线”;发挥“线上+线下”和邮银协同两项优势;搭建农业农村大数据、银企银政对接、邮银协作三大平台;对接农户与信用村、农村资源、政府政务、集团会员四类数据;建设县域农村生产经营、日常消费、涉农产业生态、集团协同、农村政务五类场景。

而“十大核心项目”则是指,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县域地区移动支付场景建设、线上产品提升、“邮E链”平台、政府数据采集和对接、乡村振兴公司业务生态版图、邮银协同的惠农合作、母子协同的“三农”生态建设、“三农”金融数字化风控、“三农”金融品牌建设等十大项目。

不难看出,紧扣乡村振兴重点对象和重点领域,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邮储银行正在不断健全组织和政策保障体系,加快科技赋能,靶向用力,积极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扎实支持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

(作者:李岚 编辑:杨光明 云阳 )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