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建新发展格局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发布时期:2022-2-28 15:46
阅读:1843 回复:0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研究涉及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重大问题,强调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并首次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历史任务,指出:“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在畅通循环,包括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推动内需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地联动起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走向封闭运行;而是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通过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利用好我国产业体系相对健全的优势,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创造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可以为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提供强劲底蕴,也可以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供稳固的基本盘。

当前,全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增加了全球发展的变数,导致全球发展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经济的复苏过程更加充满艰难曲折。在此背景下,全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浪潮汹涌,各国发展的内顾倾向明显增加,推动产业链布局转向本土化、近邻化、区域化和分散化、多中心化,从效率优先转到兼顾效率与安全,更加重视统筹考虑成本、市场和安全,防范外部风险、保障经济安全。因此,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在积极拓展国际竞争合作、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做好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培育内需市场和完善内需体系的大文章。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取向,顺应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面向水平不断提高、市场日益细分的消费需求,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将增强供给适应需求能力同强化需求引导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能力结合起来。从当前国际环境及其中长期演变趋势来看,这有利于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体人民在共商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当然,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要片面强调国内大循环,而是要结合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培育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即要用畅通国内大循环夯实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底蕴,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地参与和畅通国际大循环,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参与全球分工和产业协作,引领国内大循环提质增效升级,为更好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拓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选择空间创造条件。

二、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尤其是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 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我们认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以富裕为前提、以强调“共同”为特征,是更加强调共享发展的富裕,也是更加重视共商共建的共享富裕。因此,共同富裕并非简单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也不简单等同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发展。共同富裕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更加强调发展成果的分享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强调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立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之上,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同实现更加公平、更为安全的发展结合起来,是效率优先但更加兼顾公平、在继续重视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共享和先富带动后富的和谐富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将鼓励居民勤劳致富、创新致富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鼓励居民增强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畅通居民参与发展的渠道结合起来。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的具体国情,既要通过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实在在地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又要高度重视推动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同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有机结合起来。将促进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和收入差距的合理化,同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质量,并增强其对广大居民的普惠可及性结合起来,推动全体人民共创美好生活。要在鼓励合法合规致富、约束违法违规致富的前提下,结合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能力建设,通过创新制度、完善政策等,鼓励高收入群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中等收入群体扩大规模,完善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帮扶机制,将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推动包容性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同时,更加重视“分好蛋糕”,并完善“蛋糕分好”机制,培育“做大蛋糕”与“做好蛋糕”互促共进的循环;要聚焦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循序渐进、分类施策,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优先切入点,注意轻重缓急、标本兼治、分阶段推进。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政策和制度创新,促进发展机会更为广泛、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广泛认同感,防止因新的政策出台而加剧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的产生,尤其要更加重视拓展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民特别是脱贫地区和困难群众参与发展的渠道和机会。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共同富裕要求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当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此背景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把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选择,把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推动我国现代化的战略导向。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更好地构建新发展格局。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和谐互动。比如,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通过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差距的合理化,可以为扩大内需提供强劲支撑和深厚底蕴。通过提高欠发达地区、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脱贫地区、农村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为填充甚至扩大高收入阶层消费结构升级留下的市场空间提供收入支撑,有利于形成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市场扩张的“雁阵模式”,弥补城乡消费断层,延长我国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进而促进国内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畅通无阻。而国内循环的畅通又会对畅通国际大循环、发挥其对国内大循环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如要求在加强科技自立自强的同时,更好地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发展模式,促进国内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在满足国内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更好地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扩张和消费结构升级对高端优质农产品、特色品牌农产品和功能食品的消费需求。

仅从城乡循环来看,当前工农发展不平衡、“三农”发展不充分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表现,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求把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攻坚克难的重点。比如,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5元,仅及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9.1%;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等份分组(各占20%),从高收入户、中间偏上户、中间收入户、中间偏下户到低收入户,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仅及城镇居民的40.1%、38.0%、37.5%、37.8%和30.0%。同年,如果以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0,那么在农村居民中的高收入户、中间偏上户、中间收入户、中间偏下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22.8、446.1、314.3和222.0,在城镇居民中的高收入户、中间偏上户、中间收入户、中间偏下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15.9、352.0、251.8和176.3。可见,当前不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而且农村居民相对于城镇居民,中低收入户与高收入户的收入差距更大。仅从城乡之间、城乡内部收入差距状况的分析就可以看出,今后应把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