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隔千重水流长 路隔千里情意深
——顺德区帮扶剑河中都人居环境提升改造侧记
近日,佛山市顺德区援建的剑河县中都自然寨环境改造提升工程进入尾声。
笔者走进剑河县中都自然寨看到,新铺就的青石板串户路如同链条般蜿蜒在村舍之间,每一块石板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青石板路旁新装的太阳能路灯如列兵昂首挺立,守护在每处村巷转角;污水处理工程的地下管网如同血脉般梳理着村寨的代谢系统,曾经淤塞着腐殖质的沟渠已化作清水潺潺,滋润着阡陌农田;5200株的红叶石兰微型花园也在准备栽种;消防设施器材在调式阶段。
2024年10月,中都自然寨引进了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80余万元,对全寨的串户路、污水处理、消防网管、篮球场、太阳能路灯和公共环境等进行提升改造。
笔者凝视眼前这个焕然一新的自然寨,记忆的阀门把我拉回改造前的中都村:每当雨季来临,泥浆裹挟着牲畜粪便在巷道肆意横流,村民们提着裤脚在秽物间跳跃穿行;农药瓶与塑料膜在边角地堆砌成刺目的工业坟场,腐臭气息招摇着成团蚊蝇;生活污水在房前屋后淤积成墨色沼泽,歪斜的柴垛与农具在泥泞中构筑出杂乱无章的生存囧景。
然而,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我旧日的记忆,中都自然寨宛若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彭书记继续补充道,新添的3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乡间的夜晚,排水系统与消防设施构建起了现代化安全网络。同时,施工期间还创造了30余个本地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建设家园的过程中也收获增收的喜悦。
据悉,该项目为佛山市顺德区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设工期为4个月,项目建设有青石板串户路1100米、升级公共区域绿化面积120平方米,改造篮球场、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和消防设施器材添置等。
踏着青石板路走到311省道,不远处就有石牌广场、毛主席送毛衣广场、剑河县委党校中都分校区、吊桥以及红军亭等。
笔者了解,1934年12月,红军长征时过境中都时,毛主席送毛衣于干人的故事就发生在中都村的陡寨。
如今,这座红色村寨承载着顺德人民滚烫的期许,以青瓦飞檐的古韵新姿、阡陌纵横的现代经纬,将红军精神的星火与东西协作的春潮交融共生。在中都自然寨的红色沃土上,每一处人居环境的提升都在诉说跨越时空的传承,每一条青石串户路的延伸都在见证山海携手的奇迹。
顺德区援建剑河中都村青石板串户路项目,图为串户路一角
作者:张德冲
编辑:王海腾
一审:蒋 雪
二审:彭兴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