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对阿佤山在脱贫攻坚中的改变给予了肯定,鼓励长期在边境地区工作生活的老支书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总书记的回信内容不多,但字字都透露着对边境人民的关心和牵挂,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如今,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从脱贫攻坚的胜利中接过“接力棒”,凝心聚力继续出发,切实把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落实落地,谱写出边境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
坚持守正创新,满怀信心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图”。“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在这一重要时期,作为边境地区,虽然脱贫攻坚成果显著,但在新形势下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单靠以往的“规定动作”,难以跑出振兴“加速度”,需以守正促创新,以创新强守正,方能激发乡村振兴的强大活力。“乡村振兴,产业为先”,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点。在脱贫攻坚中,边境地区挖掘和发展了一些适宜产业,但仍要以“产业兴旺”为目标,用好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不断探索更宽广的产业发展路子,推动边境乡村产业迈上新台阶。同时,在各项政策、制度上同样要坚持守正创新,结合实际,顺应时代变化,对不适宜的内容及时作出调整,继续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让边境地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筑牢信仰之基,发挥组织优势绘就基层锦绣“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同样的,在边境地区,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夯实组织战斗力,用好“党建引领”这一重要“法宝”,实现党建赋能,推动“党建+”发挥更大作用。“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好支部的建设,关键在人,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人才不足,党组织力量就不强,不可忽视因人才流失而造成党组织软弱涣散。对此,要坚持把村里有威望、有能力、有才干的能人选到党组织中,注重从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年轻群体中发展后备力量,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能力。此外,广大党员要自觉履行党员责任,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断筑牢信仰之基,共同推进基层蓬勃发展。
凝聚多方力量,昂扬斗志共建美丽家园幸福“图”。边境要实现的边疆繁荣稳定,并非一朝一夕,而是要汇聚起广大干部、群众的磅礴力量,同心协力才能绘就幸福小康的多彩画卷。一方面,广大群众要继续发扬脱贫攻坚中“我要干”的精神,摒弃“要我干”的惰性思维,勇于投身到奋斗潮流中,自觉践行文明新风尚,团结邻里,用文明的力量带动身边人,维护好边境地区民族团结。另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绷紧“实干绳”,不可因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而麻痹大意;各职能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主动担当作为,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总之,社会各界要共同发力,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云南边境防疫压力大,只有多方同心同力,强边固防,守好国门,方能为边境地区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陶国芬,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