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一村一品 查看文章

“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分析及发展展望,做活乡村产业大篇章

来源:乡村振兴网
发布时期:2021-7-4 15:12
阅读:3702 回复:0
“一村一品”运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大山町,当时日本乡村衰败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关注,大分县最贫困的山区村大山町利用当地资源和社会资本,开展了“新李子和栗子运动”,实现了农业产业转型、减少了年轻人流失。基于大山町的成功经验,1979年日本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决定从产业振兴入手,号召全县每个村镇至少生产一种在全日本乃至全世界名列第一的产品,并正式命名为OVOP(一村一品)运动。在此后的5年里,大分县农产品种类增加了两倍达50多种,农业收入年增长率达9.4%,涌现出一大批物质和文明建设双丰收的特色市町村。截至2018年,大山町已经培育出“梅子蜜”、香菇、麦烧酒、丰后牛肉等330余种特色产品,总产值达10多亿美元,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连续多年位列九州地区第1位,同时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与食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联系起来,开发了20多种梅子蜜加工品,以及吉四酱菜、臭橙C酸汁等年销售额达数亿日元的农产加工品,年接待游客量1000万人。日本多地采用该模式后,不仅促进了全国第一、二产业的协调发展,也缩小城乡差距。此后,“一村一品”经验更是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成为各国扭转农村经济衰退的重要途径。

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分析


以此为背景,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部分地区汲取了日本“一村一品”的经验,发展了一批以专业生产、庭院经济为特点的专业村和特色镇。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家致力于促进农民的就业增收,不断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优势产业,给我国“一村一品”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截至2020年底,我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认定10批,达到2832个,成为乡土特色产业品牌化、集群化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加强、创响了10万个“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战略。

我国“一村一品”发展模式

回顾我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5大类:龙头企业拉动型、服务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依托型、政产学研支撑型、乡村旅游主导型、特色文化带动型。

1.龙头企业拉动型

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导,通过与专业村或专业乡镇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带动主导产业从业农户进行特色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依据龙头企业与基地的关系划分,龙头企业拉动型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龙头企业自办基地,由龙头企业选择农产品生产区域,与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合同,雇用当地劳动力,按照企业要求进行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二是加工型龙头企业扶持,通过投资、参股、合同等形式,从生产、管理、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扶持农产品生产基地,以保证加工原料的充足供应;三是龙头企业订单拉动,通过与农户签订订单,发挥龙头企业在加工和销售方面、农户在生产方面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

2.服务组织带动型

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导,依托现代的农业服务组织引导农户在资金、技术、农资、加工、销售等方面开展互助合作,维护农民利益、共担农户风险、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国内建立的农业合作组织分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协会两种形式,前者是由农户自愿组成的加工和销售自有农产品的自助性经济组织,主要按交售产品数量向社员返还利润;后者是在农户经营基础上实行资金、技术、农资、生产、销售、加工等互助合作和服务的开放性、民间性经济合作组织,通常由企业、村委会或专业大户牵头成立。据统计,截止2021年3月,全国已有家庭农场超过100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已超过90万个。

3.专业市场依托型

由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主导,通过提供集货、交易、运销、检测、信息、初加工等方面的服务,有效组织供求,衔接产需,引导区域性专业化生产和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近年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倡导和扶持下,以企业投资为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个体投入为辅,在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建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通过实行企业化或行业协会化管理,显著提高了商品流通效率和专业化分工水平,带动了当地主导产业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我国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市场(经营两类及两类以上农产品)达到634个,摊位数36.9万个,营业面积达到2484.97万平方米,年成交额13098.57亿元;亿元以上农产品市场(经营某一类农产品)达到796个,摊位数47.1万个,营业面积达到3949.39万平方米,年成交额19785.31亿元。

4.政产学研支撑型

由地方政府搭台,通过龙头企业、农业园区、科教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机结合,为引进科技人才和新品种、新技术提供有效支撑,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在各地“一村一品”发展实践中,依据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农业园区、科教研机构的合作载体差异,模式细分为 “科教机构十农业企业/园区+农民”、“科教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农户”、“科教机构+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等。

5.乡村旅游主导型

指将“一村一品”发展与农业多种功能开发紧密结合,发挥当地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在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的活跃和产业化发展。截止目前,我国已认定了两批403个全国特色小城镇,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两批10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累计推出1000条精品旅游线路。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农业银行对全国32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各类贷款余额达68.27亿元。

6.特色文化带动型

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是围绕乡村民间文化传统和独特文化资源,利用现代经济理念和产业经营模式而开展的经济活动,乡村特色文化主要包括传统手工技艺、特色加工工艺、民俗文化等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乡土文化特色的挖掘,培育具有区域特点的传统工艺产品品,将民间艺术、民俗演出与现代消费需求对接,将区域特点和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到农业生产、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中,赋予农业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影响力、做大品牌。较典型的案例包括风筝村、柳编村、陶艺村、麻糖村等。

发展展望

全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议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村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培植乡村振兴空间新载体,势必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重点。新时代“一村一品”发展不仅仅局限在农业,也可拓展至商贸、餐饮、休闲、文化等产业,结合地域特色和产业分布格局灵活界定,打造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力争做活乡村产业大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北京市富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