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农村金融的危与机

发布时期:2021-2-26 15:52
阅读:948 回复:0
主持人 王彩娜

嘉宾

夏海龙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科研管理处副处长(正处级)

杨德勇 北京工商大学区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王健辉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天津市东丽支行行长

张 军 邳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韩奎成 寿光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历了极为艰难的2020年,银行业竞争更是日趋激烈,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生存发展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显著增大。但是,危与机总是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尤其是2021年2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带来诸多新的机遇。如何转危为机,开拓新的市场、完成普惠金融任务、践行社会责任?

压力与挑战有多大?

中国经济时报:在您看来,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主要有哪些?

夏海龙: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我国银行业整体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于我国金融体系末梢的农村金融机构,受自身内生发展能力和外部市场竞争挑战的双重制约,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将更为严峻。一是较低的利率水平制约盈利增长。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将保持相对宽松,市场利率将维持低水平,银行业利差水平收窄是大势所趋。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实力更强的国有大型银行拥有市场利率定价的主导权,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相对不足,将面临更大的净息差收窄挑战。二是来自资产和负债的双重压力。自2015年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增速连续低于贷款增速,资产扩张能力不断下降。由于农业产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农村信贷风险处于较高水平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三是金融创新不足。数字技术创新和金融科技应用已成为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途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受资金、人才等因素限制,在科技投资门槛高、升级快、运维成本高的背景下,在金融创新投入方面压力较大。同时,信息技术应用也会带来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系统瓦解等新的风险。这使得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能力受到较大制约。

杨德勇:一是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压力。近两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或城商行等均纷纷成立普惠金融部加快业务下沉,并凭借规模、资金等优势“掐尖”式开展业务,没有形成不同金融群体服务不同客户群体错位竞争的良好格局。二是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带来的压力。由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数字金融技术进步迅速,但是农村金融机构往往是小机构,资金少、实力小、规模小、效益差,在迎接数字化挑战方面压力非常大。三是城镇化带来的压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金融机构原有的客户群体也随之转移消失。四是金融监管严格带来的压力。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后,监管部门在多个方面对农村金融机构等提出了较为严格的监管要求。五是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一方面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原有的历史包袱、风险管控问题凸显,另一方面,也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空间更加收窄。

王健辉:由于国家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投融资行为,部分地方政府不会融资、不敢融资、不愿融资,加之商业银行竞争激烈,农发行贷款增长空间受到挤压。风险防控困难加剧。在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结构调整等因素共振效应影响下,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发行贷款风险。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放缓,面对偿债高峰,部分政府类中长期到期贷款按期偿还压力加大。同时,财务经营压力加大。目前客户群体市场化程度加深,议价能力、财务敏感程度大幅提高,央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贷款利率下降短期内难以改变,利差进一步收窄,在监管政策趋严的背景下,农发行存款结构不够合理,稳存增存难度进一步加大,财务可持续经营面临较大压力。

张军:疫情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外需求均收缩,对小微企业、出口企业冲击更大。以邳州农商银行为例,主要服务的板材产业、大蒜产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受到的冲击和经营压力随之增大。下一阶段的挑战有可能是疫情冲击导致的风险积聚的暴露,信用风险存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面临着挑战。随着大中银行的下沉,贷款利率持续是下行趋势,但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群体是普通的老百姓,服务客户数多、社会责任多、服务成本高,在成本上有着明显的劣势,而大中银行有着先天的低成本优势,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利率上与大中银行差距较大,最终体现在小微客户贷款利率不平衡性上最为明显,农村金融机构竞争不过大中银行,利率不对称竞争压力较为突出。

韩奎成: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农商银行相较于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许多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如果说,大型银行是金融系统中的“大江大河”,那么农商银行就是“小流小溪”,现在国有大行纷纷设立政策研究室专门研究应对农商银行的政策,有的还推出金融村、生态村的方案入驻农村金融市场,加入农村金融市场争夺战,为获取竞争优势,采取压降贷款利率、开展无序竞争、盲目获客,容易出现风险,导致农商银行的利差和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

探索与尝试

中国经济时报:为应对压力与挑战,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了哪些创新探索与尝试?成效如何?

夏海龙: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信贷产品与服务方式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十三五”期间,涉农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已涵盖农业产业、农村改革、绿色发展、乡村建设等多个领域。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与农业担保、农业保险的深度结合,较好地缓解了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贷款难和贷款贵等问题;“土地+”信贷模式探索不断推进,成为金融资金进入农业农村的重要渠道。

杨德勇:随着市场环境、竞争环境、产品环境、业态环境的变化,农村金融市场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为应对新局面,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尝试,一是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变革,特别是在高管人员任免、风险测试、压力测试等方面都花了大力气;二是管理模式的变革,吸收先进地区的发展理念与发展经验,向先进的银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三是技术进步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落后地区的省联社在技术方面的资金、精力投入都在不断加大;四是产品创新的速度持续加快,几乎每个地区都推出了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品。

王健辉:一是坚持守正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实现新提升。东丽支行以天津分行与东丽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为契机,不断深化银行与政府、企业间联系,累计获批政府类企业贷款32亿元,发放11亿元;同时盯紧实体类客户,培育新的增长点,累计获批实体类企业贷款4亿元,发放5亿元,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坚持职能导向,减费让利体现新担当。多措并举为天津“三农”发展“减负”“增效”,在全市银行业中,收费项目最少,收费数额最低,利率优惠最多,减免五大类46项服务收费,各项贷款利率比同业平均水平低100个基点,为政府企业降低融资成本5.2亿元,降幅近30%。三是坚持合规经营,风险管理再添新举措。全面落实内控合规垂直管理,健全完善联合监督机制,多角度多层面防范化解风险。做细做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强化重点建设基金投后管理,有效传导风险成本理念,全辖连续4年保持零不良,有力有效加强风险防控。

张军:第一,坚定“支农支小”主力军地位不动摇。一是制定稳健发展的战略规划,坚守支农主力军的定位,改进增值服务、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等;升级优化CRM系统,扎实推进阳光惠民工程,有效提高农户覆盖面,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服务“三农”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决策。二是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加大支农服务力度,做到客户经理“两脚插在泥地里,手里捧着IPAD”,用大数据为农户送上实实在在的金融服务。三是夯实客户基础,优化信贷结构,不断提升普惠型小微客户占比,优化贷款结构,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第二,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一是通过党建结对共建引领业务发展,与村组和社区建立的金融联络员制度,有效地推进了金融进村组、金融进小区、金融进社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受益。二是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开展了“寻找小萝卜头从邳州出发”“英雄王杰”“红色碾庄”等主题党建活动,充分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弘扬革命精神、凝聚人心,提升服务水平。三是联合社区物业打造主题智慧社区银行,把优质金融服务融入具体生活场景。第三,激发自身发展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最大限度激发自身活力和创造力,在内部管理、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和服务成效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通过自我革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管理会计系统,找准盈利性产品,明确营销重点,在营销方式上变“粗放营销”为“精准营销”。三是深化流程改革,对外建立差异化的战略定位,对内建立差异化的产品和特色流程,明确提出涉农贷款占比目标,小微客户贷款量增幅目标,有效激发自身发展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第四,强化科技支撑推进数字化转型促发展。邳州农商银行强化科技系统支撑力度,加大建设专业化数字管理平台,提升综合管理效率;率先创新开展数字生态联盟链基础平台的搭建,实现区块链银企对账;加大数据系统建设,与大数据局合作,加强对本地数据的整合运用,用科技赋能管理系统支撑及大数据的精确定位。

转危为机蹚出新路子

中国经济时报:进入“十四五”,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哪些新的机遇?

夏海龙:“十四五”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最大的机遇就是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在具体政策方面,国家将综合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实施最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保持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完善涉农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强化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支持市县构建域内共享的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比较完善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抵押贷款业务;鼓励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增加首贷、信用贷;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加强对农业信贷担保放大倍数的量化考核,提高农业信贷担保规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这也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新机遇。

杨德勇:第一,“十四五”期间,国家不断加大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力度,对农村金融机构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第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提出,特别是内循环,县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农村又是县域的核心,这也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第三,“十四五”期间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力度将不断加大,各省纷纷成立了农信社改革领导小组,尝试推出各不相同、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改革模式。第四,经过“十三五”的探索实践,“十四五”期间金融监管模式也将作出相应调整,金融监管的思路、模式、方法日益成熟,有望根据农村金融机构的特殊性出台更具精准性的监管政策。

王健辉:一是发展优势进一步显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党要将重心工作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这些政策都为农发行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有利于更好发挥服务乡村振兴的职能作用。二是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天津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全市将聚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力打造紧凑活力“津城”和创新宜居“滨城”、加快建设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等。这些安排部署为农发行提供了广阔的履职空间,有利于更好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三是发展基础进一步筑牢。经过建行26年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全行上下的奋力拼搏,农发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服务功能、管理水平、治理能力、队伍素质大幅提升,政策举措更加有效,银政企对接更加顺畅,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更好发挥推动高质量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如何抢抓机遇,开拓新的市场、完成普惠金融任务、践行社会责任?

夏海龙: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更好满足“三农”改革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村产品和服务,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还须准确研判形势,明确发展短板和自身优势,坚持稳字当头,将自身“草根银行”“本土银行”的优势发挥到极致,通过深耕“三农”、服务小微、回归本源,大力开拓农村金融市场、高质量完成普惠金融任务、不断践行社会责任。

杨德勇:第一,打铁还需自身硬,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大自身改革力度,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快经营理念更新的速度。第二,根据快速变化的金融市场,加大力度创新金融产品。第三,积极应对数字化挑战,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推出更多符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数字产品。第四,抓住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机遇,提供与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第五,更加努力和科学地对待历史包袱,争取在发展中以更好的方式解决这些历史包袱。抓住乡村振兴等战略机遇期,努力做大做强,适应不断变化、日益深化的金融市场。

王健辉:新形势新格局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总体来看,农发行改革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增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新时期奋力开创服务乡村振兴新局面。一是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服务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农发行的主责主业,应坚守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紧密结合天津乡村振兴安排部署,提升站位、主动作为,努力打造粮食银行、农地银行、水利银行和绿色银行特色品牌,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二是聚焦创新驱动,培育发展动能。建立健全新型政银企关系,不断强化政策性职能,在新型政银关系中当好配合者,在亲清银企关系中当好服务者,大力推进高层营销,进一步创新信贷业务模式、业务品种和风险分担方式,深入推进“四大工程”“八项改革”,丰富服务形式,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实现改革创新落实落地,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不断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培育业务发展动能。三是聚焦合规经营,夯实发展基础。面对日益严峻的风险防控形势,我们要统筹做好各类风险防控,全面开展风险排查,有效前移各类风险关口,提前发现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化解风险,持续提高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为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张军:随着“十四五”时期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机构将全面融入城乡区域发展中,在普惠金融、社区金融、精准扶贫上将有更大空间、更大作为。进入“十四五”时期,邳州农商银行围绕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推进,着力锻造一支懂金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且坚强有力、素质过硬的队伍,发扬新时代“背包精神”,着力培养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巷、提供无微不至金融服务的客户经理队伍,把普惠金融做到每家每户,践行社会担当,履行社会责任。

韩奎成:对于农商银行而言,在“贷款不能出县,资金不能出省”的监管之下,心怀桑梓、属地经营,立足小微、服务小微,是农商银行的使命,也是共识。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农商银行必须学会以长博短,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优势,打造“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强”的“快银行、暖银行”。第一,实施网格化管理,提高服务便捷性。一是通过区域划分,固化营销人员,确保人人都有“责任田”,人人深耕“责任田”。二是利用行内数据和外部大数据,结合客户的实际情况,做好“无感授信”工作,确保精准授信一户不漏。三是通过做好“两回访一补签”,让客户准确了解授信额度、自助办贷流程和随用随贷、随有随还的便捷性,提升整村授信推进质量。第二,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一是用好支农再贷款、无还本续贷等工具,大力推广信用贷款、“鲁担惠农贷”“菜乡e贷”等业务,有效提升贷款可得性。二是发挥“短平快”优势。减少办贷环节,提高办贷效率,确保客户便捷、及时获贷。三是针对寿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产品和服务场景化、智能化、差异化,为客户提供适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