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粤黔“山海情”让这所山区职校走向世界舞台

来源:乡村振兴网
发布时期:2025-4-30 17:13
阅读:64 回复:0
黔东南谷雨时节的清晨总是被云雾笼罩,剑河县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剑河职校)在剑河的山间若隐若现。这所曾濒临倒闭的山区职校,短短三年间,却以“黑马”之姿闯入世界舞台:学生斩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高考本科录取实现零的突破,教师团队频频摘得省级教学桂冠……这一切的背后,是东西部协作的“山海情”,更是一群教育追梦人的破局战。

剑河县中等职业学校

4月26日一早,学生吴梓霖在宿舍内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接下来他将前往贵阳参加2025年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省赛了,还是会紧张,但是这几年在老师指导下参加的比赛多了,也有一些底气。”吴梓霖笑着说道。

这份底气源于指导老师的日夜培养,更来自曾在世界赛场的大放异彩。

2024年10月30日,剑河职校2022级计算机专业学生邰昌聪、张明发、吴梓霖三人以苗族女神仰阿莎为原型创作的作品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职组)新闻传播赛道动漫制作赛项获得铜奖,成为剑河县历史上在世界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首支队伍。

张明发、邰昌聪、吴梓霖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合影

“以前我们的最好成绩也只是省赛三等奖,大家一直对比赛都没什么信心,没想到我们还能有拿到世界级赛事奖项的一天。”已在剑河职校任教10年的本地教师潘家勇感慨地说道。

作为剑河县唯一的职业技术学校,剑河职校自1986年成立以来,40年间为剑河县当地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但因地理条件约束、职业教育资源基础薄弱,加之当地社会对职业学校存在一定偏见,生源只出不进等诸多原因,使得剑河职校一度进入濒临倒闭的局面。

一切的转机始于2022年。随着国家东西部协作“组团式”教育帮扶政策的推进,广东省佛山市的教师团队跨越千里进驻剑河职校,在校园设施、育人环境、教育教学、科研竞赛等方面进行变革式改造。

帮扶团队创新“种子教师”计划,以“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等方式,组织干部队伍、竞赛团队、青年教师、班主任队伍等参加各级各类培训,2024年还邀请多批次广东名师来校讲学,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本地教职工陆续发展到87人、专任教师65人。

“我们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广东佛山对口帮扶剑河职校校长李毅表示,管理岗位通过引入“一岗双聘”理念,每位本地教师与支教教师互为AB角,彼此支持,相互学习。组建“青蓝帮扶”和“骨干教师工作室”团队,支教教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本地的优秀实践经验相结合,共同备课、互相评课,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管理、教学、教育科研上实现“智”理,让学生们在学习上能够获得更多的乐趣。

“帮扶老师带给我们的新思路、新方法让我们学以致用,现在备课、上课都会用上DeepSeek、豆包等AI工具,学生们爱听,也为我们日常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教师秦水塘说。

同时,顺德、剑河两地组建起由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的技能竞赛团队和剑河职校的竞赛团队组成的“组团式”帮扶团,通过培训、带领、结对,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让师资队伍、竞赛成绩取得显著成效。

“以前觉得世界大赛遥不可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站在世界级的领奖台上。”学生邰昌聪说,曾经自己只是觉得职校生活就是“混日子”,对未来没有目标。但当自己来到学校学习,开始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并在指导老师的鼓励下参加比赛,这些荣誉和充实的感觉让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交谈间,邰昌聪展示了自己最喜爱的动画作品《如果我是英雄》,这是2018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初选名单的作品。他说这就是心中的标杆,现在自己尝试钻研绘画,未来要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除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铜奖外,2024年,剑河职校在省级以上赛事中共斩获23项奖项,舞蹈专业首次闯入“职教杯”决赛,汽修团队拿下全省行业大赛二等奖,教学成果《县域经济背景下西部地区组团帮扶标准引领五维融通社会培训模式创新与实践》《理念先行平台支撑粤黔共培——欠发达地区“C+MIPAL”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获省二等奖。

2025年,在分类高考中,剑河职校200分以上人数同比翻番,大学录取人数由2024年的61人提升到108人,学生龙棋棋、彭森林更成为剑河县从中职考入本科的“破冰者”,“职校生没有未来”的社会偏见逐渐瓦解。

如今,剑河职校在校生从不足300人增至1646人,通过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该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新能源汽车、直播电商等专业与龙头企业共建“订单班”,与大专、本科学校实现中高职贯通、中本科贯通培养,并积极探索“职普融通”创新办学模式。2025年外校转入近20人,扭转了剑河职校只出不进的历史。

站在剑河职校“铸技楼”前,李毅望向远处蜿蜒的山路。这条曾让车辆颠簸难行的盘山土路,如今已铺成柏油大道,载着越来越多的学子走向山外。“这不是简单的帮扶,而是一场教育理念的‘破壁’——让最薄弱处绽放希望,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造血机’。”李毅说道。

(作者:欧阳章杰  编辑:王海腾  一审:蒋雪  二审:彭兴芝)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