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共富工坊”促进农村高质量充分就业——浙江省临海市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期:2024-8-5 14:02
阅读:783 回复:0

“留贤共富工坊”建立“政府+行政村+工坊负责人+农户”互利互惠的利益联结机制,以每年400万元订单为标准,超过部分的利润,50%奖励给职业经理人,30%作为分红给村里,20%存入风险基金,用于淡季运营经费、应对突发事件,有效保障多方利益。永丰镇还成立了共富工坊服务中心,集合镇工办、应急办、司法所、市场监管局、群团、金融等多方力量,组建红色管家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全方位服务。推动镇级强村公司代表“共富工坊”与企业联盟成员洽谈订单,与当地知名休闲用品生产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保障工坊平稳运行。目前临海市已建成138家来料加工式“共富工坊”。

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促成稳定的用工关系和可持续的技能培训

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由县乡统筹协调,引导辖区内企业设置专门的共富车间、共富生产线、共富岗位,定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就业务工,建立较为稳定的用工关系。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有一定比例工作岗位面向特定对象,从业人员工作时间相对固定,按时或计件获取工资报酬,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东塍镇作为全国最大的节日灯生产基地,拥有13家彩灯规上企业,100多家中小企业,素有“彩灯之乡”美誉。灯串制作共有11个生产环节,人工加工环节约占50%。其中零部件安装简单易学,特别适合妇女和老人。彩灯企业部分生产环节外加工需求很大,不少村民在家手工接单,按件获取报酬。东塍镇立足实际,着眼“提低”目标,为低收入农户量身定制“初心共富工坊”,吸引280户低收入农户加入彩灯加工,户均年收入增加2.2万余元。

东塍镇引导39家彩灯企业组建“流光溢彩”党建联建,形成“联建统筹—企业出单—工坊接单”的运营模式,有效提升工坊订单稳定性。在2023年外贸订单缩减的不利形势下,依托党建联建机制下发30余万件保障订单,完成价值超300万元产品。东塍镇还注重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发动20余名企业骨干到农户家中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人岗适配度。组织党员志愿者成立“红色代跑团”,发动全镇机关党员干部与378户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一对一”做好政策宣讲、入岗安排等工作,为不便外出做工的农户提供送原料上门、收成品回企服务,切实打通富民“最后一米”。目前临海市已建成5家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

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强化政治和组织保障

临海市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推动组织体系与共富发展形态耦合融合。

党建贯通“共富工坊”服务全过程,以组织引领强化政治保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动态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工坊专业化组织、市场化运营水平。一是组建党员领衔“帮农客”服务团队。组织涉及金融、农技、村社等领域759名专业人才,组建50支“帮农客”团队,为“共富工坊”提供平台运维、技术支持、产销对接等服务,累计解决800多个实际问题。二是引导企业支持共富基金。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两新”组织资源优势,联合村集体组建强村公司,开发共富项目,抽取部分收益成立共富基金,支持“共富工坊”建设、创业帮扶、产业孵化。如江南·溪望谷项目成立“溪望谷共富基金”,各经营主体将1%—5%营业收入注入基金,扶持上马村建设茶创空间“共富工坊”,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0余万元。三是党建联建助力打通产供销渠道。根据各类“共富工坊”运营实际,由镇街党委牵头共富工坊党建联建,建成彩灯、柑橘、豆腐等11家特色工坊服务中心;建设7家工坊直营店,展销 1200万元工坊产品,促进材料供给、人员招工、工坊制作、企业销售有机衔接。

创新赋能“共富工坊”产业链延伸,以特色产业增强内生动力。立足乡村特色、深挖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造品牌化、特色化、多元化工坊,实现“串联一批工坊、带动一个产业”。一是品牌创新。针对白水洋、上盘等农业镇,依托“好食来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联动打造品牌带动式、产业赋能式工坊48家,以“政府牵头+工坊主导+企业合作+农户参与”模式,合作打响18个乡土品牌,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是融合创新。针对尤溪、括苍等文旅资源较丰富的乡镇,重点培育12家农旅融合式工坊,引入研学空间、休闲观光、乡村民宿等业态,集成“产研游销”一体共富模式,累计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带动村集体增收超1000万元。三是模式创新。针对涌泉、东塍等电商大镇,建设9家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以共享直播间、专业导师帮助工坊开设网店等模式带动乡村发展直播经济。四是平台创新。为统一整合供需订单,有效对接企业、农户供需两端,临海市成立专门服务工坊运维的国资公司和镇、街道股份经济合作联社,开发“服务、管理、信息、效益”四维融合的数字化平台,健全完善本地资源、供给需求、政策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科学匹配机制,推动企业所需与村情民情精准对接。五是合作创新。针对工坊订单不稳定问题,组建“共富工坊”企业联盟,吸纳休闲用品、彩灯等7大特色行业、40家龙头企业,通过直发订单、压缩环节,最大限度让利“共富工坊”。

技能激活“共富工坊”人才队伍,以多元主体构建智力支持系统。紧密围绕“共富工坊”订单和企业用工两个需求,着力引进和培育高素质的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为“共富工坊”迭代升级、本地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一是把“共富工坊”建成原乡人的实训基地。突出“自助育才”,紧扣彩灯、眼镜等特色工坊需求,整合乡村振兴学院、共富工坊服务中心、成人学校等培训阵地,建设实用技术、电商促富、农旅发展等工坊人才实训基地12个,累计培养本土技能人才600余人。二是把“共富工坊”建成归乡人的创业平台。突出“工坊引才”,依托现有工坊,创新“合伙人”制度,支持返乡人才、技能人才“揭榜”创业。三是把“共富工坊”建成新乡人的创新平台。突出“引智借才”,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入村进坊指导工作机制,引导人才激发乡村发展动能。

作者:卢宁 陈建波  分别系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浙江省临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党校校长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