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全球粮食危机背景下 牢牢把住粮食进口主动权和稳定性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钟钰
发布时期:2023-2-10 16:05
阅读:637 回复:0

全球粮食危机背景下牢牢把住粮食进口主动权和稳定性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之根本。当前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处于历史最佳时期,一方面归功于国内粮食生产供应能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得益于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供需。从国内生产供应能力看,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比2021年增加74亿斤,同比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基本形成。不过也要清醒认识到,在资源环境和生产成本等约束下仅依靠国内生产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高增长的食物消费需求,而且当前国内粮食消费需求尚未达到峰值,随着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未来一段时间粮食安全将面临供需紧平衡态势,积极利用国际粮食市场弥补国内粮食供需缺口、丰富粮食供应结构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海关总署数据看,2022年我国进口粮食1.47亿吨,尽管较2021年减少10.7%,但进口占国内粮食总产量依然超过2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粮食进口量大、对外依存度高,与全球粮食安全形势联系越来越紧密。全年进口量占国内粮食产量比重较大,以及集中于少数品种、少数国家、少数阶段和少数方式的进口结构,意味着我国需要时刻关注国际粮食供给与贸易情况。国际冲突、极端天气、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导致全球粮食供需紧张,国际粮食市场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我国需要时刻警惕全球粮食危机可能带来的风险。

第一,全球粮食危机将推高粮食进口价格。2022年全球粮食进口价格仍保持高位运行状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粮食展望》报告,2022年全球粮食进口费用将上升至1.94万亿美元,其中“价格因素”导致的进口费用增加约1570亿美元。国内进口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相关性高,2022年3月份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陆续出台粮食出口限制政策,导致国内进口粮食成本增大,特别是大豆、玉米等对外依赖度高的品种涨价压力较大。

第二,全球粮食危机将带动农资成本上升。2022年全球农资价格维持高位,FAO预测全球农业投入品进口费用超420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50%,可能达到2020年两倍以上。另外,FAO认为全球化肥价格高企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我国是化肥消费大国,2022年氮磷钾三大化肥价格受天然气价格和俄乌冲突影响创下新高,当年1月至6月总体处于上涨态势,在稳价保供措施干预下,7月份后才陆续回落,化肥价格波动导致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和粮农收益空间缩小,进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第三,全球粮食危机将放大粮食进口不确定性。我国粮食进口品种和地区较为集中,特别是大豆和玉米进口量在粮食进口总量中合计占比常年维持在八成,进口国主要来源于美国、巴西等国家,极易受自然风险、国际贸易政策以及运输风险影响。2013年以来,我国积极寻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开展大豆贸易,2013年至2021年累计从三国进口约432万吨大豆,但大豆进口渠道多元化并没有明显改变进口来源集中的现状。2022年,巴西粮食形势不容乐观,进口过度集中加剧我国粮食进口稳定性风险。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粮食供应链脆弱性凸显,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更多挑战。牢牢把住粮食进口主动权和稳定性,提升“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利用效能,保障我国粮食进口安全、高效、稳定、持续,还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立足国内,稳粮增产。要清醒地认识到,依靠自身力量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才是保障粮食安全最有效的途径,才是应对国际市场冲击最有效的法宝。我国要坚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快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拓展粮食进口渠道,构建多元进口格局。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水平下,依靠国际市场进口大豆和玉米等饲料作物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我国要高度重视把握粮食进口的稳定性和主动权,在稳定现有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积极拓展“朋友圈”,构筑安全稳定的粮食贸易合作新格局,减少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抵御粮食进口可供性、出口限制等潜在风险。同时,重点关注和培育与我国现有粮源地具有较大季节互补性和粮食增产潜力的国家和地区,加强与南半球国家在粮食生产和贸易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分散粮食进口时间,节省仓储费用和运输费用,平抑粮食进口数量和价格在不同季节的波动性。

扩大物流节点建设,提升粮食流通能力。俄乌冲突和疫情对世界粮食流通格局产生冲击,粮食流通不畅成为全球粮食供应链稳定运转的巨大挑战。我国要高度防范运输中断对粮食进口产生的不确定性,加快国内港口、码头等物流设施和仓储设施建设,积极参与重要海上运输通道的建设和维护,并着力开发粮食进口新路线,拓展铁路、公路等多种粮食进口流通渠道,分散粮食进口运输风险。

作者:钟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