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品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农产品品质提升是推动农产品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关键举措,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的重要抓手。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部党组统筹推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部署要求,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行动,制定本方案。
01、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对标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需求,以提升农产品品质和特色为目标,坚持标准引领和创新驱动,围绕优良品种、绿色技术、标准体系、品质评价、分等分级等关键环节,聚集资源要素,强化科技支撑,突出集成示范,实施效益评估,不断创新技术模式和发展机制,建立完善农产品品质保障体系,为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02、工作原则
——坚持标准引领。以安全、绿色、优质、营养为梯次,建立健全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农产品品质指标及有关标准研制,推动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实施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打造高标准引领品质提升示范典型。
——坚持绿色导向。始终将绿色生态作为高品质农产品底色。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绿色发展模式,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基础理念不动摇。在注重保护传统特色品种和耕作方式的基础上,集成创新先进绿色生产技术,推动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使其焕发新生机。
——坚持系统提升。围绕全产业链条,以优良品种、产地环境、生产模式、品质评价、包装标识等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产品优质化、特色化水平。加强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管理,培育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
03、工作目标
围绕农产品品质提升,推出“五个一百”建设,培优100个区域特色品种,集成推广100项绿色生产技术,构建100项农产品特征品质指标体系,制修订100项区域性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等级标准,布局建设100个优质农产品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站。到“十四五”末,通过技术集成和模式创新,构建一套标准化引领品质提升的技术模式和推进机制,让品质提升可量化、可评估、可感知。
04、实施重点
(一)培优区域特色品种。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为主要依托,坚持种质保护与品种培优相结合,挖掘传统品种优良基因,开展地区特色品种提纯复壮,加强适用于减肥减药、生态循环等绿色生产方式种质种苗的选育培育,培优推广一批区域优良品种。建设一批特色品种繁育基地,提升特色农产品苗种的供给能力。
(二)集成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引导生产基地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强化多学科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创新,集成研发推广一批产地清洁、品种培优、节水灌溉、减肥减药、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产品收储运和加工等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支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推行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等绿色清洁新模式。
(三)编制区域性生产操作规程。支持各地结合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性生产操作规程,组织编印科普手册、明白纸、操作卡、挂图和风险防控手册。推动操作规程“进企入户”,加强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的标准化生产培训,提升按标生产意识和水平。
(四)构建特征品质指标体系。选取典型品种,突出特色风味、口感和营养品质,通过比对分析国内外相关产品指标参数和先进标准,结合现代检验检测手段,挖掘农产品特征品质指标,构建与国际接轨、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农产品品质指标体系。组织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特征品质评价和指标监测,建立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数据库。
(五)开展品质提升集成示范。聚焦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发挥科研院校、农技推广、企业的科技研发、生产实践、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的优势,以优质农产品基地为主要载体,围绕品质提升,加强优良品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品质评价等集成示范。在重点地区,布局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站,加强技术性能评价和生态效益评估。
05、实施方式
围绕“五个一百”重点任务,采取“边试验、边集成、边示范、边推广”的模式,总结凝练农产品品质提升技术模式和推进机制,遴选发布和示范推广一批有影响力的技术成果和典型模式。
(一)制定方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会同有关司局总体协调,组织任务牵头单位制定有关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适时启动部署。
(二)实施推进。任务牵头单位联合地方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实施。培优区域特色品种,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牵头协调,各有关市县依托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具体实施;构建特征品质指标体系,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牵头;制修订区域性操作规程和质量分级标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牵头;集成推广绿色生产技术,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布局优质农产品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站,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牵头,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参与。
(三)评估发布。按照“省级推荐、专家评审、部级发布”原则,任务牵头单位和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实际做好相关评估验证和成果推荐。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会同有关单位组织专家评审,并以适当形式发布有关成果。
(四)示范推广。任务牵头单位联合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并加强推广运用,引导当地企业、基地和农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提升服务水平,并做好总结报送。
06、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三品一标”领导小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任务牵头单位要明确目标任务、具体措施、技术路线和进度安排,组织实施推进。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应细化实施方案,强化任务落实。
(二)加强政策扶持。地方农业农村部门要依托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等有关项目资金,支持开展“五个一百”的研究、评审、推广和示范应用等工作。强化信息共享,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扩大信贷规模,支持农产品品质提升。
(三)加强应用推广。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组织有关技术单位、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参与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加快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支持科研机构开展创新研究,加快选育突破性品种,创新绿色生产技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