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乡村旅游 查看文章

乡村旅游是古村落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抓手

发布时期:2021-12-7 23:35
阅读:2260 回复:0
导语

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部分古村落的发展,给当地居民和政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挽救了部分濒临消失的古村落。

但随着古村落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加之旅游开发商因经济利益对古村落进行过度开发等因素,导致古村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

因此,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保护古村落的前提下促进所在地旅游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1、政府主导

对古村落的保护,政府可以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等,将古村落的保护工作与课题相结合,发挥课题申报、成果评奖的引导作用,汇聚专业力量,通过对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生活生产方式、风俗民情、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研究,提出更加科学、完善的建议,并逐步建立起古村落保护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专家学者和政府、村民共同出谋划策的模式。

我国古村落数量众多,各具特色,有着独特价值。

但由于部分开发商急功近利,出现了古村落景观千篇一律的现象,令游客产生视觉疲劳。

可以建立古村落DNA博物馆,将古村落的发展历程与相关数据存入博物馆,形成古村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存古村落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与此同时,DNA博物馆还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增加在古村落的消费,为古村落带来一定经济收入。

02、村民自治

村民可以自发组织保护协会,定期学习古村落保护的相关知识,有条件的村落可以发展古村落旅游,了解古村落保护的重要性,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可自发编写宣传材料,让更多村民和游客了解自己的村落。

村民可自发定期举办传统民俗活动,积极参与、共同谋划;通过拜师学艺等方式,为古老技艺的传承注入新的血液,同时鼓励年轻人留在村里。

这样既保留了古村落的“根”,亦可吸引游客,为古村落创造一定的经济收入。

村民要有主人翁意识,要“外治环境、内修人文”,内外兼修,主动承担起保护古村落景观、传承古村落文化的责任。

03、开发商约束

古村落作为一种历史遗留的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商应遵循优先保护的原则,要改变“大拆大建”式的做法,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还要着眼于古村落未来的发展,注重生态效益。

传统文化是古村落旅游的核心,但由于旅游开发竞争的白热化与开发商急功近利的思想,使许多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越来越相似,内容相似的小吃街、风格雷同的建筑景观、千篇一律的植物搭配等,不仅令游客产生审美疲劳,更摒弃了古村落原生的文化特点。

开发商应注重对古村落的个性化开发,深入挖掘古村落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利用古村落自身的资源优势,尽可能在小幅度的开发力度下突出展现古村落的文化特色。

点评

近年来,古村落研究和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人们关注的重点从偏于物质层面的乡土建筑,到涵盖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村落文化景观,再到触及古村落发展现实的经济与文化建设。

应力求在保护的基础上,使古村落的文化生态融入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尽可能实现古村落的现代转型。

旅游是发挥传统村落价值的手段之一。

传统村落发展旅游应以其价值传播为出发点,以乡土教育为重要内容,努力通过旅游激活古村落内源发展动力、再建村落文化共同体、传承延续优秀文化。

古村落的保护任重道远,要在保护发掘、传承活化与市场化、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的深度发展上,融合创新、提档升级、做精做细。

通过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发掘、活化,让传统建筑、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得到传承。

同时,增强村民内生动力,提档升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相关产业,走上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的增收致富路,让村民和古村落一起发展,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来源:创行合一休闲农业创意中心)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