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一村一品 查看文章

十亿镇亿元村:福建省围头村一业“鲍”富

来源:乡村振兴网
发布时期:2021-10-30 13:54
阅读:2911 回复:0
海边的福建省围头村以“专业合作社+电商+股份制”多条腿走路,打造鲍鱼全产业链新业态,带动农民致富。

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东临台湾海峡,西依美丽围头湾,北靠泉州,南与大金门岛隔海相望,三面环海,拥有近海优越的海洋生态环境。

围头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海洋环境,已建成万亩网箱养鱼、海带、海蛎、鲍鱼等海产品养殖基地,其中围头湾鲍鱼养殖面积达7000多亩。通过合理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围头村大力推进“渔业生产+养殖+休闲+文化”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经济总值达3.8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7万元,超出晋江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乡村旅游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50%以上。

鲍鱼养殖业优势明显,三产融合成效显著。围头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养殖环境,鲍鱼养殖业优势明显。鲍鱼产业全村从业人员10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5%,年产鲍鱼量约250万公斤。依托鲍鱼养殖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围头村大力推动“鲍鱼养殖+休闲体验+渔村文化”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看金门、探炮洞,逛古街、泡海水,抓鲍鱼、吃海鲜,住民宿、听故事”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链。

全产业链打造新业态,品牌培育正逢其时。目前,围头村海峡鲍鱼养殖产业已实现从苗种培育、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的延伸,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前后联动、要素聚集、机制完善和跨界配置,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围头村鲍鱼养殖业正处于产业融合化、多元化、品质化、品牌化的提档升级关键期,培育名优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正逢其时。

2017年,围头村率先开展农村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围头股份经济联合社,村集体持股25%,个人及其他股占75%,现有累计股份58340股。通过集体经济改革,围头村取得农商行集体金融授信2亿元,村民持股质押授信可获得贷款,助推鲍鱼养殖业发展。随着从业人数的不断增多,鲍鱼养殖业规模逐渐扩大,围头村整合一百多户鲍鱼养殖户,成立围头湾鲍鱼合作社,走抱团发展之路,实现从育种、养殖、加工、流通、仓储到流通的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发展。通过合作社运作,与苗种、龙须菜、海带、养殖桶等供应商协商价格,大大降低养殖成本。此外,围头村还引进台湾养殖技术,采用海陆轮养,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户收益,与威海荣成市俚岛镇达成结对共建协议,尝试“南鲍北调轮养”,充分发挥南北海域的资源优势,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提升鲍鱼品质。

全村鲍鱼养殖业产值达2.5亿元,带动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收入1.2亿,主导产业鲍鱼养殖业产值占全村经济总值的68%。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万元,超出晋江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60%,带动产业增值、村民增收效果显著。
亮点经验

全方位塑造文化品牌。围头村“海峡鲍鱼”被福建省方志办授予“福建方志特色记忆”品牌,塑造了极具区域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助力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2018年围头村游客量突破180万人次,成为福建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气最旺的渔村。围头鲍鱼养殖业全产业链发展已成为围头村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多元化打造产业格局。围头村鲍鱼养殖业规模持续扩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农家乐、渔家乐等乡村旅游配套迅猛发展,实现村民就地就业,提高村民收入,拓展增收渠道,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养殖业主体在留住游客、刺激消费上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海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将养殖园区旧厂房改造提升为乡村民宿,将鲍鱼育种、培育等打造成青少年研学实践项目,实现生产、体验、餐饮、住宿一体化经营。围头村紧紧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延伸链条、村企互动、两岸共建,走出了一条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形成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来源: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