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力度组织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期:2022-9-27 12:01
阅读:1449 回复:0

9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环节,当深圳卫视记者问道“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民群众民生福祉,请问我国在解决农村“吃水难”和饮水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现在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如何?”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李明传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关心农村饮水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要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各项工作,加大力度组织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累计完成农村供水工程投资4667亿元,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13亿元,农村供水工程在我国广大农村相继全面建成并发挥效益,解决了2.8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巩固提升了3.4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特别是,我国全面解决了171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妥善解决了975万农村人口饮水型氟超标和120万农村人口苦咸水改水问题。目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较2012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供水工程827万处,可服务供水人口达9亿人,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分布在多石山区、荒漠区、高寒高海拔地区、黄土高原区等,水源不稳、地广人稀、地形复杂,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大、收益低,运行维护成本高。但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工程建设期克服种种困难,如期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在工程运行期综合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工程稳定运行。现在,无论是边疆牧民,还是深山群众,都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吃水靠肩挑背驮的局面,许多农牧民群众生活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从劣质水到优质水的重大进步。同时,农村供水保障的地方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和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等“三个责任”已全面落实,有力促进了工程长效稳定发挥效益。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