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广东省牢记嘱托、勇担使命,部署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着力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在此进程中,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公司(以下简称华电广东公司)党委作为在粤央企,充分发挥能源央企优势,持续强化产业、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投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全方位、多层次融入和服务“百千万工程”大局,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践行国资央企的责任担当。
做强能源主业,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一环。华电广东公司主动将企业战略融入区域大局,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过程督导,确保各项工作高起点推进、全方位落实。公司联合指挥部办公室及高校院所,聚焦农村土地改革、未来社区建设等关键领域。依托海洋资源,充分发挥海上风电品牌和产业链“链长”优势,积极融合新技术,培育“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新业态,带动上下游产业在沿海经济带集聚投资,助力构建“向海而兴、因海而富、依海而美”的县域产业体系。与相关单位合作设立“联合试验中心”和“柔直联合研发中心”,加速推动科研成果在县域转化应用,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汕尾市投资建设华电海上风电运维母港,助推当地形成海上风电特色产业集群。在阳江市建成广东省首个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项目——阳江青洲三海上风电项目,累计发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培育新兴产业,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华电广东公司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提升乡村风貌为导向,以绿色能源为路径,积极开展“建筑+光伏”融合试点,探索新能源与乡村低碳发展协同新模式,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镇绿色能源体系。各帮扶振兴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利用闲置鱼塘、未利用地、水淹地等资源,因地制宜建设集发电、养殖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光伏示范项目。积极引进农业企业,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及农产品采摘等产业,有效引导当地农民参与其中,累计聘用群众约1.7万人次;同时,在当地开发建设光伏项目,显著提升村集体和居民收入。与佛山市高明区龙头渔业养殖企业合作,联合开发新型“渔光互补”项目,首次采用新型大跨度柔性支架,为养殖水面创造高净空的作业环境,有效降低水面温度,延长当地特色养殖业孵化育苗时间,实现亩产增收5000元。在韶关市樟市镇,推广新型“光伏+”产业,于光伏板棚下建成390亩绿色牛蛙养殖基地,年产值达6200余万元。完成梅州机场安置区屋顶光伏项目建设并成功并网,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稳定增收15万元。在江门鹤山古劳水乡景区,将光伏设施与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以“水乡龙舟”为设计灵感,研究推动光伏停车场项目,在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进一步美化景区环境。
履行央企责任,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依托所属13家基层能源企业和20余个新能源项目的属地优势,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助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动南丰镇旧城改造、骑楼街改造及封开县北部三镇连片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实现乡村面貌“蝶变”;建成南丰镇20年一遇标准防洪堤,修复民华灌区1.28万亩农田水利设施。积极引入社会资源,捐建封开县第二人民医院脑卒中中心,推动医养结合中心建设,提升乡村医疗与养老服务水平。以文旅融合为切入点,激活汕尾市金厢镇古亭等资源,助推乡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持续发挥“华电爱心积分超市”正向激励作用,设立专项基金,构建“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机制,引导村民自觉参与美德传承、环境整治、义务劳动和扶弱助老,以“小积分”激发乡村治理“大活力”。经过持续努力,公司结对帮扶的南丰镇成功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
作者: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公司党委 来源:学习时报
首页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