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当好群众“疑难杂症”的诊疗大夫

来源:乡村振兴网 作者: 余春龙
发布时期:2021-9-27 12:04
阅读:998 回复:0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国家属于人民,民心的向背在根本上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与归属,所以我们党员干部只有心里有群众,做到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的事业才能蓬勃兴旺、无往不胜。而帮助群众解决“疑难杂症”,正是赢得民心的具体举措,所以党员干部要当好群众解决“疑难杂症”的诊疗大夫。

使用“听诊器”,用心倾听群众“心音”。“诊疗”群众“疑难杂症”,首先就是要“听诊”,只有“听诊”出群众“疑难”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党员干部要“听诊”出群众“疑难”所在,就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反映民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撂下面子”,多深入基层,到矛盾最集中、问题最突出的地方去,倾听群众声音,体察人民生活生产情况,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同时,梳理出民之所忧、民之所急、民之所盼以及矛盾纠纷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将突出问题认真剖析存在的原因和困难所在,为解决群众“疑难杂症”打好基础。

使用“注射器”,用力解决群众“病患”。“听诊”出群众的“疑难”所在后,随即就要开展“病症治疗”。“治疗”群众“疑难杂症”,党员干部就要拿出敢“啃硬骨头”的勇气,敢于用“注射器”向无人问津、解决不了的痛点、难点、堵点“扎针”,拿出直面难题、动真碰硬的魄力,将“办不成的事”落到“办成”。党员干部还要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儿,将“注射器”用力一推到底。为群众解决各种痛点、难点、堵点不是一下就能“根治”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需要党员干部厚植为民情怀,真正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无怨无悔履职到底。

使用“体温计”,用情服务群众“健康”。在解决群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热情的服务是必不可少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赖以立足、赖以生存的基础。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领导就是服务”,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帮助群众解决“疑难杂症”中要坚决杜绝“冷硬横推”“官本位”等不良思想,反对“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作风,对态度蛮横、简单粗暴、摆架子、炫威、炫权等颐指气使行为说不,做到尊重群众、和蔼可亲、热情周到,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真正成为群众“可亲、可敬、可信”的主心骨、贴心人。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员干部都得万难不辞、万险不避,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终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余春龙 单位:中共金平县委组织部)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