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根本任务,是振兴乡村特有的三大功能:一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提供生态公共产品,三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当前,这些功能正因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而面临弱化,实施乡村振兴,正是为了重构这些不可替代的价值。其中,粮食安全尤为关键。尽管总产量持续增长,但我国食物自给率有所下降,背后既有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也有农业高成本、竞争力不足的压力,尤其在小农经营结构下,规模化和技术进步难以实现。
乡村产业振兴,需依托资源要素的再优化与价值的再发现。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数字农业、乡村旅游等方式,推动传统资源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化。同时,发展必须依赖城市支持、技术进步和经营型人才培育。利益联结机制方面,应在龙头企业、农户和集体之间建立稳定机制,关键在于具备合作规模、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并通过契约关系保障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现可持续合作。最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上述路径的制度前提。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封闭性”与市场经济“流动性”不匹配,需通过产权明晰、股改赋能、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实现与现代市场机制的有效对接。
作者:杜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