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从“10个维度”看江苏乡村全面振兴进行时!

来源:新华日报
发布时期:2021-4-5 22:05
阅读:1012 回复:0

从10个维度看江苏乡村全面振兴进行时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作为农业大省同时也是经济大省,“三农”工作一直是江苏放在心头的大事。

今年尤其如此,江苏对乡村振兴格外重视:1月20日,江苏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率先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省农业农村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进行调研等。

3月3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内容。

“十四五”期间,江苏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乡村建设治理进入深化拓展期,农村民生保障进入品质提升期,工农城乡关系进入重塑融合期。

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迫切需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迫切需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迫切需要加大乡村建设力度,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当前,江苏“三农”工作处于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今年的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对“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具体提出五个方面33条硬核举措,奋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如何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推动“三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围绕“进行时”,1号君从“10个维度”全面解读2021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

开好局、起好步

进入新阶段,江苏要肩负起新的重大使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开启新征程,要始终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党中央强调,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

开启新征程,要推动农民共同富裕。推动农民共同富裕、创造农民高品质生活,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在缩小城乡差距上进一步走在全国前列,让农民和市民不再有明显的身份界限,让城乡生活品质不再有明显的落差。

开启新征程,要系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抓住种子和耕地这“两个要害”,压紧压实“米袋子”和“菜篮子”两个责任制,守牢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底线等。

守牢供给底线

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是最紧要的“国之大者”,必须守牢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供给底线。

充实“米袋子”。国家今年下达江苏粮食生产目标是播种面积8120万亩、产量745.8亿斤。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分级负责制,确保每个县(市、区)播种面积只增不减;加大对种植水稻50亩以上主体补贴力度,每亩不低于100元标准;加强产粮大县奖补;建设400个以上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推广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1600万亩以上。

丰盈“菜篮子”。压紧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生猪生产恢复势头,确保生猪存栏达到1300万头以上;持续培育千亿元级规模畜禽产业发展;突出千亿元级绿色蔬菜产业培育,认定发布一批蔬菜特色乡镇和特色县;全年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100万亩,绿色蔬菜产业产值达900亿元;实施10万亩池塘生态化改造,水产品产量稳定在480万吨左右。

解决“卡脖子”。江苏是全国种业大省,品种创新成绩斐然,但高端蔬菜品种、快大型白羽肉鸡祖代鸡、优质奶牛冻精等国外依赖性较大,必须聚力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解决“卡脖子”、打好“翻身仗”。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纳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予以强力推进。

聚焦全产业链建设,把产业链条前伸后延作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关键措施。明确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延长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突出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突出全产业链载体平台建设,突出新产业新业态培育。

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绿色作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根本底色。绿色是农业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是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强调长江十年禁渔,强调农业减肥减药,强调种养污染控制,强调质量品牌建设。

聚焦产业提档升级,把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作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重要依托。现代经营体系是适应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产物,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注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注重打造一体化服务体系,注重对小农户支持保护。

聚焦“新农人”群体,把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育作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有力抓手。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探索推动农业从业人员职业化,加快形成现代“新农人”群体。2021年,新培育15万高素质农民,开展12万人次新生代农民工培训。

严守耕地红线

耕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更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粮食安全的基石。2021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重点提出,要采取“长牙齿”的措施,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推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为江苏乡村振兴打牢坚实地基。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有力有效保护耕地,不断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明确“三个严禁”,即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禁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树挖塘;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实行“两个严格”的管控措施,即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

强化规划管控,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科学指导乡村建设发展。2021年,全省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因地制宜根据需要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系统加强乡村发展用地保障和规划建设引导。

全域整治激发农村潜能。2021年,围绕“保障”和“规范”两条主线,全省将采取预留规划空间,优先安排计划指标,简化审批程序等举措,统筹安排存量和增量建设用地,精准服务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推动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落地。

改善农民住房条件

农房和村庄建设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既是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2021年,省委一号文件将“加快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和“深入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列为重点任务,明确了到2021年底,全面完成苏北地区三年30万户农房改善任务,新建100个左右特色田园乡村;到“十四五”末,建成1000个特色田园乡村、1万个美丽宜居乡村。

加快改善农民住房条件,要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要位置,提升建设品质,做深产业与农房改善项目融合发展的“后半篇”文章;建设特色田园乡村,要突出示范引领、发挥延伸作用、加强动态管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江苏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进一步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眼前的村庄环境问题,以乡村美丽宜居为导向,全力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档升级。

聚焦重点任务,补齐短板。新的五年,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接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

聚焦村庄面貌,优化美化。推进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有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监测、排查和治理试点,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重点,开展综合治理。2021年新建农村生态河道超300条,建设绿美村庄500个。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大力推行“农村公路+”发展模式,全面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加强通自然村(组)路建设,推动交通建设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

聚焦机制建设,常治长管。积极推行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综合管护,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实施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路长制。

帮促富民强村

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十四五”时期将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加快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和经济薄弱村发展长效机制。

省级层面重点帮促丰县湖西片区、涟沭结合部、西南岗地区、成子湖周边地区、石梁河库区、灌溉总渠以北地区6个片区和黄桥、茅山等革命老区及丰县、睢宁县、灌云县、灌南县、淮安区、淮阴区、涟水县、响水县、滨海县、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12个县区,省定经济薄弱村,农村低收入人口。

设立5年过渡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分类优化调整。

帮促行动将加快构建“两个机制”——

一个是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长效机制: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激励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加强帮扶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强化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

另一个是经济薄弱村发展长效机制: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三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生态振兴;促进乡村组织振兴。

城乡融合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打通堵点障碍,加快“人地钱”向乡村汇聚。当前关键任务是畅通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的通道,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建立城乡优质资源下乡长效机制,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卫生人才“县管乡用”制度等;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任务,鼓励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具体路径和办法等;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安排向农业农村倾斜等。

坚持普惠共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今年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更新改造农村供水管网2000公里,改造老旧配电线路3200公里;改造新建一批农村社区、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和产教融合基地、完善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等。

找准切入点,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乡村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强镇;遴选一批试点地区先行开展试验探索,集中力量点上突破城乡二元体制障碍,牵引带动面上改革推进。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美丽乡村是美丽江苏的底色,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大力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到2025年,全省化肥、农药施用量较2020年降低3%,利用率提高到43%;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5%以上;水产养殖主产区规模以上养殖池塘实现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苏南等有条件地区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0%;苏中、苏北地区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0%以上。到2021年底,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农户覆盖率提升至3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提升至75%。

加强农村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到2025年,全省无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

强化农业废弃物治理。到2025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达到95%以上;废旧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消除农田“白色污染”;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90%以上。力争2023年在苏锡常三市初步建成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区。

乡村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全国和省级试点县(市、涉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面建成中心(所、站)。

大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深化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推选活动,培育选树系列最美乡村人物,推动道德讲堂建设镇村全覆盖。

持之以恒推进移风易俗。大力普及厚养薄葬观念,弘扬孝亲敬老文化,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

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力争“十四五”期末全省50%以上乡镇创成江苏省文明乡镇、50%以上行政村创成设区市文明村、75%以上乡镇创成县级文明乡镇、65%以上行政村创成县级文明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