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首页 振兴顾问 查看文章

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吕之望
发布时期:2025-4-18 14:57
阅读:761 回复:0
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体量庞大,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约束难以有效利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产业以及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改革盘活集体资源资产,才能真正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从地方层面开始探索,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截至2021年末,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实现清产核资、成员界定、份额量化,建立乡村组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约96万个,为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此背景下,各地积极探索创新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较早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赵家峁村更是改革的排头兵,2014年被确定为陕西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单位。该村成立“赵家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后,将全村土地流转到合作社,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榆林市靖边县马季沟村属于传统农业区,地块细碎、农业效率低下。在国家土地开发项目支持下,该村在其中一个村民小组开展土地整治,将全部耕地、林地、荒地以股份合作形式交给集体,由集体统一经营,并以此带动其他村民小组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2017年,该村成为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全村实现耕地、林地以及水利设施统一经营,土地利用效率有效提升,为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夯实了基础。

海南省三亚市是全国第四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也是农村改革试验区,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是重要任务之一。吉阳区六盘村依托自身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村集体闲置房屋,所属资源与企业合作并联营出资,打造出颇具地方特色的婚庆摄影基地,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2023年以来,该市陆续出台《三亚市农村闲置宅基地管理暂行办法》《三亚市闲置农房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以制度形式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盘活利用。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国有林场与村集体或林农合作,充分发挥前者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优势,提高林业经营水平,激活集体林地资源。为放活林地经营权,该区在股权量化基础上积极探索“林票制”,林票作为林场经营的股权(股金)凭证,持有者可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百姓致富有了新途径。

改革永远在路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也不例外。总体来看,要完全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还存在一些难点堵点。一是农村集体资产归属仍有模糊之处。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品类繁多,部分仍以台账形式存在,缺乏必要的市场评估手段,联合经营时实际价值如何衡量需妥善解决;权能方面,能否进行抵押或质押尚在探索阶段,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认可度有待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后,如果与村(居)民委员会实现政经分离,就能专注于经济活动,但目前一些地方尚未实现村社分账,导致外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时,对其身份缺乏了解或有所顾虑,影响了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盘活和正常的市场经济活动。三是经营人才短缺。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活动主要由集体成员经营,尚未建立完备的薪酬体系,一些复杂经济问题难以解决,对经营人才也缺乏持久有效的激励手段,尤其在集体收益较低的情况下,更难聘请专业人士进行经营活动。

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需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制度层面,需继续为集体资源资产赋能,即探索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让集体资产股份在抵押或质押方面有施展空间。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举措须依法依规进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就是为了保障农村集体利益。机制创新方面,需充分发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作用,让集体资源资产盘活利用更加透明,集体成员更加放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方面,需加快推进村社分账管理,积极探索政经分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将有效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对于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至关重要。提升人才吸引力方面,建议在集体经济已具备相当规模的地区,建立合理且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引入外部人才,有效解决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人才短缺问题。

作者:吕之望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阅读

评论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